大棚小茴香甜椒花椰菜高效栽培技术

2022/6/3 来源:不详

1小茴香栽培技术

1.1品种

一般宜选用生长快、耐寒、抗病、产量高的品种,如甘肃小茴香或割茬茴香等。

1.2播种技术

茴香根系分布较浅,因此整地要细致,平整,底肥要充分腐熟,撒施均匀。一般每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千克、复合肥(氮:磷:钾为15∶15∶15)50千克,深耕耙平后做畦。茴香一般采用干籽直播,于上一年12月上中旬开浅沟条播。行距10.0厘米,沟深2.5厘米。播后盖土1厘米厚,随即覆土压实。每亩用种量8~10千克。

1.3田间管理

2月初扣棚膜,随后浇水催出苗。温度低时可加扣小拱棚,保持白天温度20~25℃,夜间10~15℃。中后期及时放风,白天最高温度不能超过25℃,否则茴香易干尖。待苗长至10厘米左右,需浇水1次,水量适中,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8~10千克。

1.4病虫害防治

茴香生长期间主要病害有菌核病、白粉病等,虫害有蚜虫等。病害可用50%腐霉利(速克灵)可湿性粉剂~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每隔7天左右喷洒1次,连喷1~2次。蚜虫可用2.5%溴氰菊脂乳油倍液喷洒防治。

1.5收获

3月中下旬,待苗高达20~30厘米时开始收获。若一次收获时可连根拔起;若多次收获,则可在离地表2~3厘米处进行收割。每亩产量千克左右。

2甜椒栽培技术

2.1品种

宜选用中椒号、冀研12号、皇玛甜椒等优质、高产、抗病品种。

2.2育苗

于上一年12月上旬在温室内采用孔穴盘育苗,每亩用种75克左右。播后在苗床上加扣小拱棚,尽量提高苗床温度。待幼苗3~4片叶时,移栽在52孔穴盘内。当幼苗株高15~18厘米,8~12片叶,叶色浓绿,60%植株现蕾时即可定植。

2.3定植

3月底小茴香收获后,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按大行距60厘米,小行距40~50厘米做成小高垄,覆膜,然后在小高垄两侧按30厘米的距离开穴,并浇水定植,水渗后覆土。

2.4田间管理

定植后白天温度宜保持20~25℃,夜间15~20℃,以促进缓苗。缓苗后白天仍保持20~25℃,夜间降至13~15℃。浇缓苗水后,中耕2~3次,保持土壤湿润。其间应及时摘除基部长出的侧枝,以减少养分消耗。当门椒坐稳后,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7.5千克、硫酸钾10.0千克。门椒采收后结合浇水再追肥2次,每次每亩追施尿素8~10千克或生物冲施肥适量(有效活菌数≥2亿个/克,有机质≥30%,氮磷钾≥15%)15~20千克。结果中后期可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2~3次。同时要及时去掉下部老叶、黄叶、病叶,以利通风透光、防止病害蔓延。

2.5病虫害防治

大棚甜椒病害主要有疫病、炭疽病、病毒病、脐腐病等,虫害有蚜虫、红蜘蛛、茶黄螨、烟青虫等。除种子消毒,加强棚内通风、降温、排湿等综合防病措施外,还应进行药剂防治,并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疫病发病初期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倍液,或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蚜虫、烟青虫可用苦参素倍液,或70%吡虫啉(艾美乐)可湿性粉剂倍液喷雾防治。

2.6采收

当果实充分长大、果皮转深绿、果实较硬有光泽时采收,一般于5月上中旬开始采收,8月初拉秧。拉秧结束后应及时清洁田园,清除病残枝、杂草、农膜,以减少土壤污染。

3花椰菜栽培技术

3.1品种

选用优质、高产、抗病品种,如日本雪宝、天津雪骄、精品70等。

3.2育苗

7月上旬播种育苗,在苗床上搭遮阳网,当幼苗6~7片真叶,株高12厘米左右时定植。

3.3定植

甜椒7月底8月初收获后应及时整地,每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千克、磷酸二铵20千克、硫酸钾15千克。每亩种植密度为~2株。

3.4田间管理

浇缓苗水后中耕2次,以促进根系发育。缓苗至莲座期保持土壤见干见湿,花球形成期保持土壤湿润。莲座期结合浇水每亩施高氮高钾复合肥(氮:磷:钾为16∶8∶16)20千克。当花球直径3~4厘米时,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0千克。花球直径5~6厘米时要及时折叶盖花,以保持花球洁白。

3.5病虫害防治

生长期要注意防治蚜虫、菜青虫、地下害虫等虫害和霜霉病、黑斑病、黑腐病等病害。

3.6适时收获

当花球充分长大紧实,表面平整,基部花枝略有松动时采收,也可根据市场需求及时采收。

作者:刘晓霞

单位: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农牧局技术站

摘自《中国蔬菜》

欢迎订阅《中国蔬菜》,邮局订阅代号82-,订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4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