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禁止使用的农药,
2024/8/6 来源:不详蔬菜病虫害的综防技术措施
(一)切实落实农业防治的各项技术措施农业防治是甜椒侵染性病害防治的核心与主休,任何一个环节都影响防控病害的效果。
1.是搞好生产基地的总体规划,在种植区域内至少实行三年以上的轮作制度,杜绝因连作重茬引起的病原物的积累和不良因素的积聚而引发的生理障碍,提高各作物自身的抗性。
2.是重视田园卫生,实行深耕。培养随时收集散落旧间病株残余的良好习惯,并将其深或销毁,减少病源与传播。
3.是选用抗病、优质、高产、适应市场需要的良种。
4.是改进耕作、栽培技术,创设良好生态环境,实施保健栽培,提高甜椒抗性。
实施测土施肥,重视使用有机肥,控制氮肥用量,中后期增施钾肥。
采用育苗移栽,实行垄作(垄高20~25厘米)、短畦(畦长10~15米),畦间距1米,畦面宽0.6-0.7米,畦沟宽0.3~0.4米。结合整地,施药防治地下害虫。
合理密植,每畦面种植2行,行距0.4~0.5米,株距0.3米,每亩栽植株左右(常规种可实行单株、双株间隔栽植,亩保留苗株)。
注意遮阴降温,定植后在畦中点种玉米,株距2.0~2.5米,每穴留双株。
合理灌水。甜椒坐果后,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做到小水勤灌。要及时整枝打权,清沟培土,务必使田间气流通畅,不郁闭。
畦面无高湿,保护根系,不使老化,防止植株早衰。
重视观察田间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二)狠抓育苗环节,采用先进的无土穴盘育苗新技术
育苗移栽可充分利用生长季节,提高前期产量,确保经济效益。一是做好种子、育苗基质及用具的消毒,切断病源传播途径。二是种子用50℃温水浸种15分钟,取出用凉水冲洗后,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15~20分钟,取出后反复用清水洗净后,保温催芽。
1.是育苗基质用50%多菌灵8(00倍液拌湿消毒。育苗用具用福尔马林倍液或高锰酸钾倍液浸泡30分钟消毒,取出晾干备用。
2.是育苗室需设育苗架或铺设水泥地或铺砖,忌育背盘与土壤直接接触。
3.是培育适龄无病壮苗。根据定植期推算育苗期,使苗龄掌握在40~45天,避免苗龄过长,出现根系变色老化,降低活力。育苗期间,应用黄板诱捕蚜虫、粉虱等,发现有虫,立即用药防治。炼苗时应在风口加防虫网,防外界昆虫传病,确保苗不带病。
4.是实行苗期用药,激发提高甜椒抗病潜力。在苗长出2片真叶后,喷施维佳希倍液,或1.5%植病灵乳油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倍液,每7~10天1次,连续2~3次,提高对病毒病的抗性。定植前2天用阿米西达1倍液或60%氟玛锰锌倍液浇灌基质,做到带药定植,防治土传病害。
(三)重视春季日光温室的病虫害防治要重视病虫害防治,防止温室内菌源、毒源与虫源外泄。温室是可能存在的有甜椒病毒病毒源、甜椒疫病、灰霉病、早疫病、白粉病等一些病源及传毒介体蚜虫等,做好温室的防治,便可切断温室与露地生产间的毒源、菌源及虫源的联系。
(四)重视定植后管理和蚜虫防治
要重视防止椒苗及根系受伤,缩短缓苗时间。灌定植水时,忌大水漫灌。缓苗后或现蕾升花后,可再次施用维佳希等药液喷雾,每7~10天1次,连续2~3次,提高植株对病毒病、白粉病的抗性。定植后,应认真做好对蚜虫的防治,防止病毒病的传播。
应做好田间各种病害发生的检查观测,发现病株,分清病种,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病害的蔓延传播。
根据近年观测,土传病害在5月下旬~6月下句即有发生,如疫病、立枯病、根腐病等;病毒病在6月中下句即可发生;白粉病在6月下旬~7月上旬即可发生。在大田检查中,要把重茬田(迎茬田)、低洼田、高产国等口块作为重点检查。
蔬菜上禁止使用的农药
根据有关规定,在蔬菜禁止使用的农药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禁用高毒农药,主要品种有甲基对硫磷(甲基)、甲拌磷()、对硫磷()、内吸磷()、硫特普(治磷、苏化)、甲磷、磷铵、久效磷、三硫磷、异丙磷、氟乙酰胺、呋喃丹、氧化乐果、杀螺威、涕灭威、灭多威、氯化乙基汞、醋酸苯汞、氟化钙、氟乙酸钠、氟铝酸钠、硅酸钠、砷酸钙、砷酸铅等。
第二种是禁用高残留农药,主要有滴滴涕、六六六、毒杀、林丹、三氯杀螨醇、艾氏剂、狄氏剂、甲基砷酸锌、甲基砷酸铁铵、福美甲砷、福美砷、三苯基醋酸锡、三苯基氯化锡、毒菌锡、氯化锡等。
第三种是禁用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农药。有些农药虽然低毒、低残留,但慢性毒性强,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如杀虫脒、除草醚、拉索、敌枯双、二溴乙烷、二溴氯丙烷、五氯硝基苯、苯菌灵、草枯醚等,这些都禁止在蔬菜地使用,其中杀虫脒国家已明令禁止生产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