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境界,姐姐们自愿为弟弟付出,父

2025/1/23 来源:不详

甜椒儿妈妈,一个时间相对自由的全职妈妈,喜欢分享,喜欢倾听,希望把经历过的、看到过的、听到过的,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对观者在育儿上、情感上有所启发……

家有小甜椒儿(专注优质原创,抄袭必究,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生活环境影响观念,观念影响着选择,而选择影响着命运,千百年来,观念、道德、选择一直是人们生活的主旋律,人们抨击当下的观念,却又对此无能为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观念在一点点发生变化,“重男轻女”的现象在很多地区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很多地区,女孩子已经不再是被嫌弃的对象了,尽管人们还是在为要儿子努力,但是至少女儿在家庭中也有了一定的地位,这就是进步。

11个姐姐甘愿筹款32万,为弟弟结婚买房

之所以说观念深入人心,因为很多地区,重男轻女并不只存在家长们的心理,就连被不公平对待的女儿们,内心也认可这样的态度,这也是为什么,重男轻女一代代传承下来,亘古不变。

山西有这样一个农民家庭,前后共生了12个孩子,前11个孩子都是女孩,第12个孩子是男孩。

一般看到这样的家庭结构,很容易知道这样的家庭结构存在的原因,因为想要女孩,所以一直生,直到生下来男孩。

这样的例子,身边并不少见,在当年计划生育薄弱的地区,很多家庭都是这样的成员构成,差别在于数目不同。

据悉这个家庭中,女孩子都没有能够读完学业,有的女孩甚至一天学都没上过,而成绩最好的十姐高中毕业考上了大学,但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还是放弃了学业,回家干活,为家庭开支节省一笔钱。

姐姐们虽然都没有能够上学,但是12弟在父母和姐姐们的护佑下,一直衣食无忧,学业也没有耽误,虽然父母有供应他上学的心思,但是无奈他没有上学的天分,最终没有考上大学,回到农村。

下学之后,回到农村就面临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结婚生子,现在在农村结婚,彩礼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房子也要准备好,否则老婆不好找。

11个姐姐自愿筹款32万,给弟弟在当地县城买了一个多平米的房子,为弟弟筹办了婚礼。

当时,这也是引起轰动的一件事。

后来的跟踪报道中显示,各自回归了家庭,这位被父母和姐姐呵护长大的弟弟在九姐开的理发店帮忙,并没有如大家所期望的,成就一番事业,赚够钱,把姐姐们的筹款还上。

围观者虽然感慨,但是当事人或许只是想要这样平静的生活,姐姐们和父母也没有打算弟弟能够有大的出息,愿意安心过日子就是最大的福气。

婚后拿十万贴补弟弟买房,被婆家冷嘲热讽

身边有这样一个朋友,她自从结婚之后跟公公就相处不来,甚至从来没有和公公说过一句话,用她的话说是:公公这个人太势利眼,看不起她,正好也懒得搭理他。

她和公公的矛盾真正开始应该是从她拿出10万元贴补弟弟买房开始。

小邢和老公是在朋友的婚礼上认识的,她的老公家条件比较好,在大城市有两套房子,小邢家条件一般,家里三个姐妹后边还有一个弟弟。

小邢和老公老家是同一个地区的人,两个人产生好感之后,很快确定了关系,然后奉子成婚。

结婚的时候,男方给了十万彩礼,小邢家基本没有嫁妆。

婚前小邢的公公希望小邢能够装修新房,两个人搬到新房住,但是小邢不想让父母出钱,所以就没有同意装修新房子,和公婆住在一起。

这时候小邢的公公已经对小邢有了看法了。

而小邢想的是父母赚钱不容易,供弟弟上大学,接下来弟弟毕业后,还要买房子结婚,压力非常大。

小邢弟弟大学毕业后,在二线城市买房,首付需要60多万,家里存款不够,小邢和两个姐姐凑钱给弟弟付首付,小邢的彩礼10万,外加两个姐姐凑了10万,小邢贴补10万,外加父母的存款,首付基本付清。

小邢一直和公婆住在一起,没有出过一分钱,甚至孩子的奶粉钱都是公婆出,如今小邢拿出十万给弟弟买房子,这让公公十分生气,跟小邢的矛盾加深了。

嫁出去的女儿到底该不该贴补弟弟?

小邢觉得自己没有错,10万元钱是自己和老公赚的,没有拿公婆一分钱,自己的钱想给谁就给谁,公婆限制不着。

小邢觉得问题就出在公公身上,她和婆婆相处融洽,因为公公势利眼,所以才对自己如此冷淡。

小邢虽然是我们的朋友,但是当她跟我们说这些的时候,我们还是站在了对立面上,从结婚开始,她娘家白拿了10万元彩礼,没有出一分钱嫁妆,到和公婆生活在一起,从来一分钱不花,孩子让公婆养着,自己却拿出十万给娘家弟弟,这些做法在公婆看来是有是妥当的。

女孩结婚之后顾娘家不为过,但是我们还是要学着换位思考,在顾娘家的时候也要考虑公婆的感受。

最妥当的做法是给娘家花一分钱,就给公婆花一分钱,这样老人心里才会平衡。

娘家弟弟买房子帮忙可以,但是这笔钱不应该是无偿的,未来对方有条件应该要归还,无条件地做“扶弟魔”结果只能引起婆家人不满。

重男轻女的新形式

现在很多地区重男轻女的模式早就发生了变化,以前重男轻女的家庭,女孩子可能受到不平等的待遇,甚至受到虐待,现在父母对待自己的子态度上是一样的,女孩同样能够得到父母的爱,能够吃饱穿暖,但是女孩子从小就被父母灌输要照顾弟弟的思想,只能说父母教育太强大。

虽然模式变了,但是重男轻女依然存在。

我曾经在其他文中提到过这个观点,我们不能抱怨父母,也不能埋怨观念,重男轻女之所以存在,跟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分不开。

只要“男婚女嫁”的婚姻模式存在,只要孩子跟从父亲的姓氏的传统存在,重男轻女的观念就势必存在。

好在人们的思想越来越柔和,对待女儿也一样可以给予足够的爱和关怀。

这一点是进步的。

不过作为父母,在教育女儿的时候,也要适当考虑女儿婚后在娘家的生活,不要一味让女儿贴补家用,甚至贴补弟弟,让女儿无法在娘家立足。

互动话题:你觉得女人结婚之后,是否可以无条件贴补弟弟,你身边有这样的“扶弟魔”案例吗?欢迎分享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85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