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女儿难分辨,网友遇上这样丈母娘

2025/1/23 来源:不详

甜椒儿妈妈,一个时间相对自由的全职妈妈,喜欢分享,喜欢倾听,希望把经历过的、看到过的、听到过的,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对观者在育儿上、情感上有所启发……

家有小甜椒儿(专注优质原创,抄袭必究,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女儿已大,妈妈未老,想来这是所有妈妈都期待的一种状态吧。

日常看到年轻的妈妈和已经长大女儿在一起,就羡慕不已,母女似姐妹,带着女儿出门好像挽着妹妹,这种感觉应该很棒吧。

只是可惜,恐怕没有机会体验了。

01高颜值母女走红网络,网友评价成亮点

在某视频网站上,有一对高颜值的母女意料之中走红了,这对母女看起来太像一对姐妹了。

女儿活力满满,洋溢着青春的美好,妈妈状态很棒,岁月还没来及爬上她的脸和头发。

看了这对母女,有网友评价:谁要是娶了这个姑娘,那就是天大的福分,丈母娘这么年轻,以后带娃有人选了。

只能说,网友真是操碎了心,连未来带娃的人都给定出来了。

不过网友的顾虑倒是很现实,也很贴切,妈妈年轻,假使未来妈妈帮忙带孩子,体力还是有优势的。

02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姥姥成带娃主力?

之前写过一篇关于“重男轻女”的文章,有位网友留言:你家老人会帮女儿带孩子吗?你家老人的房子会分给女儿吗?

这位网友的言外之意是,老人带孙子孙女是天经地义的,但是老人没有义务带外孙,而且老人的房子只能分给儿子,女儿嫁出去了,就是别人家的人了。

实际上,这位网友表达的只是她所在的地区的一种现象,其实在我国的很多地区,姥姥已经成为带娃主力。

看到过不少这样的家庭:儿子的孩子让亲家带,自己跑去给女儿带孩子。

姥姥为什么逐渐成为带娃主力,原因有三:

1、妈妈和女儿相处更容易

妈妈和女儿相处起来更容易,这一点毋庸置疑,母女两个人可以更加直白一些,当女儿认为妈妈的带娃理念有问题的时候会直接提出,妈妈也不会往心里去,当女儿做的不好的时候,妈妈也可以训斥女儿,女儿也没有隔夜仇。

姥姥成为带娃主力,不是对奶奶的一种偏见,而是人们找到了更为折中的方法,孙子让亲家带,自己去带外孙,这种现象越来越常见。

2、老公不用夹在中间受“夹板气”

而作为男人们,也愿意让岳母过来一起住,不是说男人结婚了就忘了自己的亲娘,胳膊肘往外拐,而是岳母过来带娃,男人不需要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工作一天,本来就很辛苦,回家来还要两边都不讨好,这种滋味实在是不好受。

岳母带娃,母女俩才是最亲近,矛盾自己解决,男人省心太多了。

03不管谁带娃,理解才是和谐的根本

朋友小赵,对“带娃”这件事,以及婆婆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原因就是她自己体验了一把带娃的感受。

小赵生完宝宝以后3个月就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婆婆从农村过来帮忙带娃。

最初,在小赵眼中,婆婆做的每一件事她都看不上。

打扫卫生,打扫不干净,甚至连洗碗这件事都做不好。宝宝带的也是一塌糊涂,每次小赵回家之后,看到眼前的一切,气就不打一处来。

她又不方便直接指出婆婆的不是,所以经常和老公抱怨,她老公又刚好不是个会处理这种事情的人,非但不从中泄劲,反而经常火上加油,可以说,自从生完孩子,婆婆住进来以后,家里就没有消停过。

过年前,婆婆提前回老家,后来因为疫情的原因,小赵一直在家办公,所以一直自己照顾宝宝,自从自己照顾宝宝之后,她就深深体会到带娃的辛苦,尤其是一边工作一边带娃,每天都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自从有了这个经历之后,小赵就能够深深理解婆婆,不会再挑婆婆的毛病,而是自己把她没有做好的活做好。

老人和年轻人理念有出入,这是肯定的,但是一家人如果想要和谐,不管是亲妈帮忙带娃,还是婆婆帮忙带娃,都要互相理解,只有互相理解,试图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一家人才能和和美美。

04给年轻人的一点建议

原来我自己也是对“育儿”这件事很苛刻的一个人,认为养育孩子必须按照书中的介绍来,绝对不能错,但是经历的多了,看得多了,新的感触就来了。

老人在年轻人的“指挥”下,已经完全变得噤若寒蝉,觉得自己干什么都是错的,干什么都可能引起年轻人的不满意。

最让她们不理解的是,她们深入骨子里的观念,现在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要知道,她们用这样的观念和方法养育了子女,孩子们不但身体健康,还都考上了大学,如今在大城市安家,而到了子女的孩子们,自己怎么就错了呢?

我们常常跟老人强调“科学育儿”,科学育儿没有错,但是要适可而止,不要一概按照书中的方法,不允许错一点,对于养育宝宝来说,有的时候经验比书中的介绍要有效果。

除了一些原则上的东西不能变,比如说一岁以前不能给宝宝吃盐和糖,一岁以后也尽量少吃糖,这种涉及到孩子的身体健康的方面应该严格坚持,其他的很多时候没有必要较真。

老人带孩子不容易,最让她们感到疲惫的是心累,辛苦一天了,生怕晚上妈妈回来数落自己带不好。

身体累是可以接受的,只要心里愉悦就可以,但是心累是真的可以击垮一个老人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85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