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因张国立原配的这个举动,儿子张默
2023/12/17 来源:不详甜椒儿妈妈,一个时间相对自由的全职妈妈,喜欢分享,喜欢倾听,希望把经历过的、看到过的、听到过的,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对观者在育儿上、情感上有所启发……
文
家有小甜椒儿(专注优质原创,抄袭必究,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图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邓婕,颜如玉、美如画,这样称赞她一点都不为过。
邓婕年轻时候真的还原了“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这样的古典形象。
如今邓婕已经63岁,整个人的状态非常好,婚后淡出人们的视野,去年参加《幸福三重奏》已经看到时间在她脸上留下的痕迹,虽然如此,仍然难掩她的美丽和温柔。
对邓婕来说,和张国立的感情是一生无憾了,唯一有遗憾的地方,就是没有能够生下自己的孩子,不过后来领养女儿,也算是对此遗憾有了稍微的弥补。
张国立和邓婕的感情是世人羡慕的,几十年如一日,恩爱如初。
相对比邓婕,张国立的原配罗秀春就没有那么幸福了。
有人欢喜有人愁,人世间的恩怨情仇从来都是如此。
改变别人的心,我们做不到,但是调整自己的心态,选择接受、选择重新开始,是对自己的救赎。
为了爱情,放弃生育的权利
张国立不是邓婕的第一任丈夫,同样,邓婕也不是张国立的第一任妻子。
邓婕和第一任丈夫结婚4年,感情不顺,最后以离婚结局。
而张国立的第一段婚姻也并不如意,其实在遇到邓婕之前,张国立的婚姻生活已经出现了问题,只是原配罗秀春不愿意离婚,尽管提出了离婚申请,一直没有如愿。
张国立的婚姻不幸,更多来自家庭的矛盾,但是罗秀春对张国立还是有真感情的,就是因为这一点,才导致后来悲剧的发生。
邓婕和张国立因戏结缘,张国立对邓婕可以说是一见倾心。
而邓婕也被张国立的才气给吸引了。
当时的邓婕凭借着王熙凤一角红遍大江南北,而张国立只是一个无名小卒。
真正的爱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邓婕和张国立相爱了,不顾世俗的眼光,而彼时张国立的婚姻还没有结束。
嫉妒和恨容易使人失去理智。
为了阻止邓婕和张国立,罗秀春提出的条件是:张国立不能再要第二个孩子!否则儿子的抚养权就归自己所有。
张国立不能放弃儿子的抚养权,邓婕为了爱情,答应了这个条件,这也是邓婕终生未孕的原因。
当时张国立到北京发展,邓婕陪着他一起住地下室,张国立赚的钱给前妻买了一套别墅,邓婕毫无怨言。
真正的感情是禁得起时间的打磨的,真正的人才总有一天会崭露头角,张国立和邓婕最终还是熬过了艰难的时光,唯一错过的就是一个孩子。
张国立考虑到儿子张默的感受,不想再要孩子,邓婕选择尊重张国立。
过分的关爱,最终毁掉了一个孩子
张国立和罗秀春离婚的时候,儿子张默已经不小了,他始终不能接受这个现实,更不能接受邓婕。
邓婕一直像对待亲儿子一样对待张默,但终究是不被理解,也算是伤透了心。
罗秀春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儿子身上,鉴于这种特殊情况,张国立对儿子也颇有愧疚。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张默是缺乏管教的,父母离婚对他的伤害很大,这种伤害很长时间难以消化,外加母亲对待父亲和邓婕的态度也影响着他。
在他成长过程中,因为父母的过分溺爱,错过了最好的教育时机,让一个本来颇有天分的演员就此毁掉了自己的一生。
家暴女友、染上毒品……张默的人品一度成为大家谈论的对象。
禁止再养育孩子,希望把所有精力花在儿子身上,罗秀春的这个举动,为张默灰暗人生埋下伏笔。
我们需要用辩证的态度对待感情
在感情中,小三一向是被唾弃的,邓婕和张国立的感情很感人,但是邓婕也算是人们口中的“小三”,可是却很少被人诟骂,他们各自的感情现状让人们接受邓婕,原配反而引起人们的反感。
当一段感情有了问题以后,一方已经不再能忍受下去,真的没有必要单方面留恋了,放开手对双方都有好处。
一味的活在怨恨中,影响的是自己和孩子。
罗秀春提出的条件就是不合理的,再婚再育是个人的权利,没有人可以限制。
想毁掉一个孩子,就尽情去溺爱
罗秀春的错误不仅体现在限制邓婕的生育上,还体现在对孩子的态度上。
她对待张国立和邓婕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孩子对待他们的态度,张默很长时间无法接受邓婕,这其中亲妈的作用不可忽视。
这种心绪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如果当年的罗秀春换一个角度对待这个问题,张默的人生一定会大不相同。
1、接受和丈夫之间的矛盾
感情出现问题之后,对方想要结束这段婚姻,挽救无果,最好的方法就是放手。
如果从一开始她接受张国立的要求,同意离婚,而不是本着“拖死你”的心态,张默的心绪不会是后来的样子。
2、接受自己爱的人有了新的爱人
一段感情结束了,就应该接受现实,当对方有了新的爱人的时候,怨恨和不满是徒劳的,我们应该做的是调整自己的心态,重新开始新生活,而不是想方设法去阻止别人幸福。
3、对待孩子学会放手
什么样的孩子才可能成才?父母懂得放手,让孩子自由成长的孩子才可能成才。
罗秀春离婚之后,把所有的精力和焦点都集中在张默身上,生怕孩子受到一点委屈,对孩子溺爱有加,这是毁掉孩子的开始。
孩子总会慢慢长大,培养孩子做一个合格的人、独立的人,才应该是我们最该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