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心,变得内心强大,从拒绝说这
2023/4/20 来源:不详白癜风患处会脱皮吗 http://m.39.net/news/a_5919525.html
甜椒儿妈妈,一个时间相对自由的全职妈妈,喜欢分享,喜欢倾听,希望把经历过的、看到过的、听到过的,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对观者在育儿上、情感上有所启发……
文
家有小甜椒儿(专注优质原创,抄袭必投诉维权,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图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什么是“玻璃心”?有玻璃心的孩子的表现是什么样的?
记得当初杨威带着杨阳洋参加《爸爸去哪儿》的时候,爸爸第一次玩游戏输了,杨阳洋就开始大哭,这就是玻璃心,而这种玻璃心的产生非常好理解,就是一直被父母引导“拿第一”,或者是外界环境让他们产生一种“必须拿第一,一直拿第一”的幻觉。
“玻璃心”说得透彻一点就是心理素质差,内心承受不起任何打击,很容易崩溃。
让孩子告别“玻璃心”,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真的很有必要,这是孩子健康生活、快乐成长的一个关键要素。
假使孩子遇到困难变得烦躁,你会如何应对?
生活中有这样一个非常常见的场景是:孩子玩着手里的东西,突然就变得异常烦躁大哭,这个时候你会如何面对?
家长的应对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过来耐心询问原因,然后鼓励孩子重新开始,克服小困难,完成这个小游戏;
家长气愤地走过来,表现得比孩子还要烦躁,大声呵斥孩子“不想要玩就不要玩了”;
“你真笨,这么容易都搞不定”。
很显然,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第一种,放下手里的事情,耐心陪伴孩子重新开始,引导孩子克服困难,完成这次小游戏。
后两种家长的表现,会摧毁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对困难产生一种恐惧感,不敢直面困难。
玻璃心的产生,往往是两者的结合
玻璃心的产生,往往来源于上述两点的结合,一种是不断给孩子灌输“成功”、“争第一”的概念,另一种就是打击式的教育,或者说是缺乏耐心的陪伴。
遗憾的是,现在很多家长给孩子的都是这样的教育,给孩子提供好的生活条件,督促孩子好好学习努力争第一,但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却又极度缺乏耐心陪伴孩子,让孩子的心态时常处在一种容易崩溃的状态。
“必须是顺风顺水”,要么顷刻之间崩塌,这是很多孩子的心理现状,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选择离开这个世界的原因之一。
让孩子告别“玻璃心”,从戒掉这5句话开始
1、一定要拿第一名
孩子的生活中有很多乐趣,拿第一是最不需要的。
父母时常提醒孩子争第一,就会给孩子内心深处根植了一种概念:拿第一才会有一切,拿不到第一,什么都没有。
孩子的世界就变得单调,他们诚惶诚恐地面对一切,希望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有非常好的成绩。
这种心态一旦建立,当目的没有达成的时候,孩子的心态就容易坍塌。
2、你怎么那么笨
很多父母希望用激励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希望在自己言语的苛责下,孩子可以逆向努力,达到目的。
实际上,父母对孩子的否定越多,孩子的自信心越差,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完全丧失自信,心态处在一个崩溃的边缘。
3、看看某某同学,都是一样吃饭,你怎么就不行
不同的孩子天分不同,千万不要用那个最优秀的孩子来衬托自己的孩子,这会严重打击他们的信心,让他们不断否定自己,很难重塑自信。
丧失自信的人生的色调是灰色的,是可怕的,语言最能击垮一个孩子的内心,父母千万不要这样去毁掉自己的孩子。
4、反正你也不行
不管孩子有多努力,父母总是一脸冷漠地下定义:反正你也不行,言外之意是我们早就对你失去信心了,你自己可以坦然接受就好了。
父母的这句话或者是想要打击的方式让孩子逆袭,或者就是内心真实的想法,不管是出于哪种原因,想要说的是,尽快停止吧,简单几个字已经在定义孩子的人生了,最可怕的是,很多时候孩子就真的会成为那个“不行”的人。
5、尽力就好了
跟以上几种态度不同的是,还有一种态度是,劝慰孩子“尽力就好了别纠结”,这样的一种态度总可以了吧?
恰好相反,当父母真诚地对孩子说出这样的话以后,孩子就真的会产生一种幻觉,做做样子尽力就好,父母对我也没有什么大的期待,我本来就是不行的。
想要孩子内心强大,这样做更有效果
1、赞美孩子努力的过程
鼓励式教育很重要,鼓励式教育有助于帮助孩子建立强大的自信心,但是鼓励的方法很关键,父母们最常用的“你真棒、你真行”就算了,这是最敷衍的鼓励方法。
用对了“你真行”,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什么时候使用这句话?当我们看到孩子努力的时候,比如孩子一直在反复拼一块拼图,但是总是不成功,显得很沮丧的时候,家长的一句“你努力的样子真是太棒了,加油,你可以的”,对孩子的影响就非常大。
忽视结果,重视过程,多对孩子努力的过程进行鼓励,对孩子影响深远。
2、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很有必要,要让孩子在顺境中体验受挫折,让他们知道失败是常事,失败没关系,重要的是失败后的态度,拒绝一蹶不振,失败后精神抖擞重新开始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的孩子玻璃心很多都是因为缺少挫折教育,从小到大顺风顺水,一旦受到一点挫折,内心就承受不住了,或者从未有过挫折,也从未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在,生活没有方向,变得迷茫抑郁。
3、让孩子明白失败才是生活中的最常发生的事情
孩子成长过程中,因为对孩子希望过高,家长们往往过于重视“成功”,让孩子认为只有成功的人才有资格活在这个世界上,才有资格好好享受生活,实际上,失败才是常态,一次成功往往是多次失败后的努力的结果。
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接受这个事实,孩子才会在失败面前越挫越勇,才有机会获得成就。